简介

太平天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1章 洋务再起(2/2)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

于是在我一手策划徐寿实际主持的“太平天国轮船招商局”成立之际,一家名为怡和的香港公司立即跑来寻求合作,这家香港公司表示愿意承包所有太平天国属地内的航运,他们愿意无偿提供最先进的轮船。

我虽然不是学经济的,但也不傻,怡和想要垄断中国的长江航运我自然不会答应,而且王韬在一旁提醒道:“殿下,那怡和洋行可是经营鸦片贸易的,恐他们前来并非好心,还望殿下小心。”我点点头,很快拒绝了怡和公司的代表。

很快另一家总部设在印度的英国贸易公司宝顺洋行也从他们设在上海的分公司派来了代表表示谋求合作,宝顺洋行的态度老实多了,他们表示愿意低价提供轮船,愿意接受我和我的政府管理,这让我心里十分舒坦,但为了自由竞争原则我没有马上答应,而是打算再等一周看有没有更合适的合作对象。

很快印度的沙逊洋行和美国的旗昌洋行也派来了代表,前者和怡和差不多都是打着合作的旗号想把鸦片贸易推进来,而后者的轮船则价格太高,毕竟我手中掌握的资金有限,于是最后我还是选择了英国的宝顺洋行进行合作,不过我许诺旗昌洋行日后允许他们在我的属地内一起设立轮船铁路公司。

于是宝顺洋行成为了“太平天国轮船招商局”的重要合作伙伴,他们提供轮船和技术,而我则提供政策支持及市场,长江上的近代轮船航运就此蓬勃开展,乘坐新式的蒸汽轮船,往来于上海、南京、安庆和九江几座城市之间的时间将大大缩短,尤其是逆流而上的速度将大大提高。

之后我又从宝顺洋行那里以一千两白银的价格购买了一条名为“斯宾塞”号的中型蒸汽船,几乎是以一半的价格我就拿下了这艘大概是中国人的第一艘蒸汽船。我立即指派徐寿等人帮我对船体进行了一些改良使之能够更适于江上航行。

这艘船被我重新命名为“华夏号”,之所叫“华夏号”而非幕僚们提出的什么“太平号”或“天王号”,是因为我想以此来昭示我团结华夏儿女的心愿,而非单纯为太平天国或是拜上帝教,这样能够在全国范围内增加我的名望。

于是“华夏号”成为了我的新坐船,这艘船能够用四五个小时的时间把我从九江送到安庆,还能携带一部分人马,让我十分满意,科技的力量确实无与伦比,再见曾国藩时估计能把他吓一大跳。

解决了轮船等洋务问题后,一系列的相关问题也随之而来,原有的资本流通已是十分困难,成立银行已是势在必行。

“殿下,属下认为现在有必要建立一种由政府主导的……类似钱庄的机构,这样更容易我们融资发展洋务。”王韬说道。估计这会儿国内还没有“银行”一词,但王韬显然也认识到了建立银行的必要性。

我点点头说道:“不错,那我们就管这种机构叫银行吧!本王之前也听洋兄弟们说过这银行的好处,那就有劳王宰辅设法筹建了。”

王韬笑着说道:“这方面属下还真不能胜任,不过属下倒是知道一位这方面的奇才。”

“哦?还有这样的人?”我说道。我一时还真想不起来也不知道中国近代史上有谁是银行金融业的奇才,所以我好奇地问道:“敢问这位高人是谁?”

王韬笑着说道:“此人名叫胡光墉,安徽绩溪人,出身卑微,原来就是杭州一个钱庄的伙计,但他的头脑极为聪明且踏实勤劳,三年间不但自己做成了钱庄的老板,还买下了杭州城的其余两家大钱庄,照此下去此人必成一巨富;殿下,属下说得这人就是指他。”

胡光墉?好熟悉的名字,竟然能有如此作为实在是不简单,我要开设银行正需要这样有经济头脑的人才替我经营,于是我立即手书书信一封托人送到杭州请那胡光墉来,信里我大谈了太平天国官营钱庄的设想,并希望他来帮助我实现,并许以重要官职,相信这个胡光墉一定愿意前来我这里大干一番。

信发出以后我便一直在想这个胡光墉究竟是谁?这么厉害善于经营岂能不留名于历史?思索了许久我终于发现,他一定就是大名鼎鼎的号称“富可敌国”的晚晴巨商胡雪岩。

喜欢太平天梦请大家收藏:(m.jubiquge.com)太平天梦笔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