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洪荒混元仙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十三章鸿钧一门皆得法六圣人道果终成(2/5)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

瞧,这会儿他们也在讲道呢,准提讲道:

佛即心兮心即佛,心佛从来皆妄物。

若知无佛复无心,始是真如法身佛。

法身佛,没模样,一颗圆光含万象。

无体之体即真体,无相之相即实相。

非色非空非不空,不动不静不来往。

无异无同无有无,难取难舍难听望。

内外圆明到处通,一佛国在一沙中。

一粒沙含大千界,一个身心万个同。

知之须会无心法,不染不知净业。

善恶千般无所为,即是南无及迦叶。”

接引也讲道:

妄相不复强灭,真如何必希求。本源自性佛齐修,迷悟岂拘前后。

悟即刹那成佛,迷兮万劫沦流。若能一念契真修,灭尽恒沙罪垢。本是无生无灭,强求生灭区分。只如罪福亦无根,妙体何曾增损?

我有一轮明镜,从来只为蒙昏。今朝磨莹照乾坤,万象昭然难隐。我性入诸佛性,诸方佛性皆然。亭亭寒影照寒泉,一月千潭普现。

小即毫毛莫识,大时遍满三千。高低不约信方圆,说甚长短深浅。法法法原无法,空空空亦非空。静喧语默本来同,梦里何劳说梦。

有用用中无用,无功功里施功。还如果熟自然红,莫问如何修种。善恶一时忘念,荣枯都不关心。晦明隐显任浮沉,随分饥餐渴饮。

神静湛然常寂,不妨坐卧歌吟。一池秋水碧仍深,风动莫惊尽恁。对境不须强灭,假名权立菩提。色空明暗本来齐,真妄休分两体。

悟即便明净土,更无天竺漕溪。谁言极乐在天西,了即弥陀出世。人我众生寿者,宁分彼此高低。法自通照没吾伊,念念不须寻觅。

见是何尝见是,闻非未必闻非。从来诸用不相知,生死谁能碍你。住相修行布施,果报不离天人。恰如仰箭射浮云,坠落只缘力尽。

争似无为实相,还元返朴归淳。境忘情尽任天真,以证无生法忍。鱼兔若还入手,自然忘却筌蹄。渡河筏子上天梯,到彼悉皆遗弃。

未悟须凭言说,悟来言语成非。虽然四句属无为,此等仍须脱离。悟了莫求寂灭,随缘且接群迷。断常知见及提携,方便指归实际。

五眼三身四智,六度万行修齐。圆光一颗好摩尼。利物兼能自济。

我见时人说性,只夸口急酬机。及逢境界转痴迷,又与愚人何异。

说的便须行的,方名言行无亏。能将慧剑斩摩尼,此号如来正智。欲了无生妙道,莫非自见真心。真身无相亦无音,清净法身只恁。

此道非无非有,非中亦莫求寻。二边俱遣弃中心,见了名为上品。”

准提接着讲道:

五更天时盘坐,坐到巳时(9:00—11:00)起来,坐时不忘不助,若忘若存,寂寂惺惺,圆圆明明。打坐进入状态后,便可开关。所谓开关,为开关展窍。中年学道者,只要凝神有法,调息有度,阴跷气萌,摄入鼎内,勿忘勿助。后天气生,再调再烹,真机自动,乘其动而引,不必着力开,而关自开;不必着力展,而窍自展。真气一升于泥丸,于是河车之路可通。全凭自然而然。乘乍动而又静之际,微微起火,逼尾闾,逆流天谷。自然炼精化气,灌注三宫。以后复得外来妙药,擒制吾身之真气,令其交绝,同落于黄庭之间,结为朱橘,是为内丹。展开关窍后,便进入小筑基。摄元阳而入内鼎,有胎自己绵绵,然后生后天之药,而行玉炼之功。此时要配合外炼己,万象皆空,一尘不染,即古人对境忘情之旨。小筑基后,进入大筑基。养灵珠而生外铅,金水溶溶,勤行周天之妙,而完尽性之功。此时要配合内炼己,河车之事,玉液之功,即《参同契》“内以养己”之内容。至于河车之功,在筑基中十分重要。自筑基以来,金鼎充足后,调内息,凝内神。神息相依,风火交合,忽然而灵芽吐萌,气机生动,即起河车以炼之,使之自下往后,由督脉进,逆流天谷,而返中宫,此得药当行之事也。……其妙在意守于内,神驭于外。神守内庭,只贵凝,而不贵运,运则必用意,周天之妙,外运逸,而内掌劳,故内掌必以意挡之。……真意居中,调遣呼吸,以内应外。详细做法为:“运气开关,所以开关筑基,得药结丹也。其中次叙,从虚空中涵养真息为始。收心调息,闭目存神。静之又静,清而又清。一切放下,全体皆忘。混混沌沌,杳杳冥冥。功夫到此,如天之有冬,万物芸芸,各返其根。如日之有夜,亥漏沉沉,各息其心。此无知、无识时也。谁晓得无知、无识之际,才有一阳来得,恰如冬之生春,夜之向曙。蓦地一惊,无烟似有烟,无气似有气,由下丹田薰至心阙,使人如梦初醒。初醒之候,名曰活子时。急起第一河车,采此运行,迟则无形之气变为有形。此气也,名壬铅,名后天,又名阳火,故曰子时进阳火。何为进阳火,学人把初醒之心,陡地拨转,移过下鹊桥,即天罡前一位。誓愿不传之真诀也。此心名曰天地之心,又名妙心,又名元神,又名真意,又名玄关发现。移至尾闾,守而不乱。霎时间真气温温,从尾闾骨尖两孔中,透过腰脊,升至玉枕,钻入泥丸。古仙云:‘夹脊双关透顶门,修行路径此为尊。’即此。愚人不知运气,便要舌舐上颚,以承甘露。吁!可笑亦可怜也。皆不得师之过也。须知运气一道,只可引气入喉。《黄庭经》曰:‘服食玄气以长生’,因此阳火之气紫黑色,名曰玄气耳。服食之法,须要口诀,乃能送入气管。否则走入食管。否则走入食喉,从何处立得丹基?须把这阳气送下气喉,至于玄膺,乃化为甘露之水。《黄庭》曰:‘玄膺气管受精符’此之谓也。玄膺名玄雍,又名玄壅,言人之气到此壅塞也。俗人不知玄妙,气至泥丸,就想他化为神水,如吞茶汤一般。吾恐气管一滴,便叫汝咳而不休矣。盖水者有形之物,安能入得气管气安能入得气管?故《黄庭》曰:‘出清入玄二气焕,子若遇之*汉。’犹言清气出于丹田,玄气入于玄膺,二气转换云尔。气化为水,洒濯心宫,仍落于虚无窍内。宝之裕之,是为筑基。筑基既久,积累益深,乃有一个时候,照常静坐。忽于丹田中突出一物,有声如雷之响,有色如星电之光,是为后天中先天药。即按第一车运之,至于泥丸,始化为液,饵而服之,方得玉液丹头。此得药结丹之始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洪荒混元仙君请大家收藏:(m.jubiquge.com)洪荒混元仙君笔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