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明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5章 转机(3/4)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

“既然有道理,那本宫当然会听取意见,况且仪注虚名又岂能与江山社稷相比。”事情紧急,也不容张太后再多说,匆匆换上仪服,准备移驾太和殿之前对两个弟弟说道:“等解决此事之后,你们把来龙去脉与本宫详细说明,本宫也非常想知道,到底是谁居然可以请动你们声援皇上。”

说完也不等两人反驳,吩咐内侍宫女起驾太和殿,张太后对两个弟弟的品性了如指掌,知道他们不会无缘无故的为皇帝说好话的,肯定是受到什么人的指使或者教唆,其中最有可能的当然是郭勋。

想到郭勋,张太后心中马上联想到当年英宗复辟的夺宫之变,还有擒拿逆贼江彬的事情来,以张太后对郭勋的了解,心中暗暗认为,若是真的同意朱厚熜退位的话,说不定郭勋的奋武营马上开进皇城,这样的话有什么后果那真的非常难料啦,对于张太后的心思,只能说明越是聪明的人,越容易把事情想得太复杂。

“兄长,我们怎么办?”看着张太后远去的身影,张延龄询问起来。

“还能怎么样,等吧。”张鹤龄叹气说道,想到待会还要秋后算帐,脑袋更加晕起来。

“刚才你为什么不趁机劝姐姐同意让那小皇帝退位啊。”张延龄疑惑道。

“你还不明白吗?不仅是姐姐,就算朝廷百官都不愿意让皇上退位,这种朝廷大事,姐姐不会听我们意见的,还不如借这个机会完成张信交待的事情,不管等下事情有什么变化,这都与我们无关了。”张鹤龄说道,虽然不能干涉朝政,但是并不代表他对朝政一无所知,皇帝退位的严重影响他可是明白得很,自然明白自己做什么样的选择。

此时太和殿上,群臣还在请求、哀求、指责、直谏朱厚熜,希望朱厚熜不要轻易说出这种避位的言论来,大明开国以来从没有过这样的事情,而如今却让自己碰上了,百官嘀咕起来,却更加卖力的劝阻,有人甚至以死威胁,但朱厚熜依然没有反应。

“皇太后驾到。”当群臣束手无策的时候,殿外传太监尖锐的声音,在这个时候百官忽然发现平时觉得十分刺耳的太监传唱,现在却变得非常动听起来。

“恭迎太后。”当张太后从太和殿右侧进来的时候,百官连忙俯首请安,而一直没有作声的朱厚熜也不例外,依礼参拜起来。

太后虽然驾临,但当然不可能坐在龙椅上,这时自然有宫廷侍卫从后殿抬出一张凤椅鸾座出来,轻轻安放在离龙椅三个台阶之下的右边平台中,然后在宫女的搀扶下,张太后理直气壮的安稳就坐。

“朝会之时,群臣喧哗不休,成何体统。”也没有问清事情缘由,张太后冷面训斥道。

“我等失仪,请皇上、太后恕罪。”群臣知趣的列班站好,异口同声的请罪。

“若是再有这样的事情,必将严惩。”张太后把这事情轻轻放下,朝朱厚熜说道:“皇上认为如何?”

“朕没有意见。”朱厚熜这时哪有心情理会这些琐事,还在因为刚才的一时气言而后悔,但话已经出口,总不能收回来吧,不过看到群臣慌张的模样,朱厚熜心里也有几分得意,这说明百官还是很在意自己的,自己这个皇帝还是很得人心的。

“杨廷和,你身为首辅大臣,见到此事情,为何不制止。”张太后问道。

“是臣失职,甘愿受罚。”杨廷和恭敬说道。

“尔等到底在争执何事情,居然如此喧哗,声音传来后宫之中,让本宫与其他嫔妃都不得安宁。”张太后决口不提自己清楚朱厚熜避位的事情。

“臣等正在廷议兴献王仪注之事,因为一时之间没有定论,所以这才争论起来,有几位大人言辞激烈,不慎惊扰太后,请太后恕臣等之罪。”听到争执两字,杨廷和就明白自己该怎么回答了,而百官也知趣的弯腰行礼起来。

“兴献王仪注之事,本宫也有耳闻。”张太后淡淡说道:“既然如此,你们商量出什么结果来没有?”这时朱厚熜与百官纷纷盯住杨廷和,谁都知道只要杨廷和一说实话,那么接下来就要说到朱厚熜避位的事情了。

“启禀太后,此事关系重大,臣等还未有定论,还请太后圣裁。”杨廷和知道自己这个时候应该说什么。

“请太后圣裁。”听到杨廷和的回答,百官还没有来得及松弛下,就马上紧张起来,但还是拥护杨廷和的决定,不过难免要提心掉胆,若是太后的旨意不合皇帝心意的话,皇帝会不会又要闹起来啊。

“皇上,这事交由本宫处理,你看如何?”张太后问道,神态平静,让人根本猜测不出她的心思是怎么样的。

“一切听由太后吩咐。”反正情况再坏也不能坏到哪去了,朱厚熜也没有在意张太后介入其中,连避位都已经说出口,那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张太后轻轻点头,也没有再推辞,伸手唤来制诰官员,然后低声吩咐几句,制诰听完露出惊讶之色,但在张太后的示意下,连忙回到内殿,片刻之后奉着按照张太后书写的圣旨出来,然后清声当众朗诵起来:“圣母慈寿皇太后懿旨,帝以缵承大统,本生父兴献王宜称兴献皇帝,母宜称兴献皇后,今诏示天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明臣请大家收藏:(m.jubiquge.com)明臣笔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