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省委书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三章(3/4)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

贡开宸没在潘祥民家待太久,自然也没品尝潘夫人徐世云特地为他烤制的那些颇为精致的无糖小点心。潘祥民到最后也没答应为贡开宸“审看”马扬的“上告材料”。

从老人今晚的态度来看,有一点很明确:他反对“收拾”马扬。

很好。奥迪车驶离潘家时,贡开宸松了一口气。他今晚去潘家,主要目的,就在搞清这位前任书记对马扬这个人和整件事的态度。潘祥民在一大批退下来的老同志和在位的基层干部中,仍享有很高的声望,因此,他对问题的态度和看法,是不能不顾及的。当然,搞清潘书记对事情的看法和态度,还是不够的。严格地说,事情做到这一步,还只能松下“三分之一口气”,接下来的一件事,就是要摸清省长邱宏元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

“有个细节,我在下午的常委会上没敢传达,怕吓着了各位常委。总书记在找我谈话时,说到大山子问题,非常激动,一下站了起来,把外衣扣子都解开了,拍着桌子大声说,作为一个中国共产党人,如果解决不好中国的国有企业问题,就不仅仅是个历史欠债问题,也不仅仅是什么失职问题,对你我这样的人,都是个盖棺论定的大问题……”贡开宸一边说,一边递了支烟给省长,却久久没给他火柴。老邱接过烟,也久久没点着它。他俩都曾想戒烟,戒了无数次又都宣告失败,已经不准备再下这个决心了,但又不知从谁那儿学来三“点”经验,据说可以减少抽烟危害。该“经验”称:烟拿上手后,晚点一会儿;点着后,少抽一点儿;抽了以后,少往肚子里咽一点儿。对此,他们贯彻执行得倒颇为坚决。

“大山子问题,要打屁股,应该打我这个省长,我主管经济嘛。你不必在中央面前大包大揽。”邱宏元诚恳地叹道。

“你到K省才几年哦?”贡开宸苦笑着摇摇头,轻轻地叹了口气道,“再说,大山子问题远不止是个经济问题。在更深的层面上来说,它是个政治问题,体制问题。我不大包大揽,在道理上说不通,在良心上、党性上也过不去,更没法跟中央交代啊!”

两个人沉默了一会儿。

过了一会儿,邱宏元试探道:“我尽快找省经贸委和省计委的同志再对大山子问题认真做一次论证,准备几套方案,供下一次常委会讨论时做选择?”

贡开宸默默地点了点头。

“听说你要留下那个马扬?”又过了一会儿,邱宏元居然主动提起了马扬,“留他何来?”

“留下他干什么,我真还没想好。”贡开宸坦诚地说道。

邱宏元一笑:“这倒是你的风格。许多事,往往先干了再说。”

贡开宸也一笑,叹口气:“批评我呢?”然后又沉默了一会儿说,“在目前这种情况下,我当然不能让他一走了之。”

“不让马扬离开K省,是上边的意思?”邱宏元试着问。

贡开宸摇了摇头:“他们怎么会管得那么具体?”

“据说这个马扬是个非常聪明的人。如果上边没人发话,他会留下来吗?”

“我已经把他所有的关系都冻结了,他还能往哪儿跑?”

邱宏元拿起火柴,似乎要点烟了,迟疑了一下,听贡开宸说话口气如此强硬,不免一愣,便又放下火柴来问:“对他来硬的,好吗?”

贡开宸笑笑:“谁说我来硬的了?所有的事情都在协商之中嘛。”

“嚓”的一声,邱宏元手中的火柴划着了,但仍没有往烟头上凑去。“你那种所谓的‘协商’,我可是领教过。”邱宏元慢吞吞地笑道。小小的火焰不一会儿便燃到了火柴棍的尽头,灼疼了省长的手指。他不紧不慢地晃灭了它,把多半截已燃成炭条的火柴棍扔进那只异型烟缸。曾有各种各样的人给贡开宸送过各种质料的烟缸,纯金纯银的,水晶绿松石的,镶嵌珐琅磨漆竹刻玻璃不锈钢的,等等,甚至还有一只象牙的,一位印尼侨商送的,雕着三个裸女顶着一艘旧式木帆船。木帆船的甲板上又雕有三只硕大的“木筐”。“木筐”全敞着盖儿。一只“木筐”用来装烟,一只“木筐”用来盛火柴,另一只则用来掸烟灰。裸女瀑布般的长发、精美小巧的乳头和秀足上每一个光润肉感的脚趾,以及船帆上每一个补丁、木筐上每一个木结疤都雕刻得细致入微,惟妙惟肖。但贡开宸全都没留,全送了人,只留下这一个。这一个是K省汽车厂开发的第一辆轿车下线时,送来的纪念品,给省委省政府每个办公室都送了一个,形状酷似那辆轿车,还带一个烟盒和自动打火器。只要你取烟,合上烟盒的盒盖,那打火器就能自动打着火,还会响起一个女孩儿的声音,甜甜地送上一声:“我是中国名牌车,谢谢惠顾。”但使了没多久,那“女孩儿”就不出声了,“名牌”也不嚷嚷了。从那以后,贡开宸每回见到汽车厂厂长,都要“臭”他一通:“瞧吧,火车不是推的,名牌不是自己吹的。自己吹出来的‘名牌’,准得哑巴了!”那位厂长好几回都要拿一个新的烟缸来换,贡开宸都没允许。他说:“给我撂这儿。哪天你们厂子的车真成了中国名牌,我亲自带人敲锣打鼓把它送省博物馆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省委书记请大家收藏:(m.jubiquge.com)省委书记笔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