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重生之林帆[军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南下(1/3)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

“嫂子醒了?饿了吧, 来吃点肉粥。”

“你没上课啊?有王婆在好了, 旷课怎么行!”

“你不知道你倒下后家里都快被哭声掩盖了我哪里还敢去上课?赶紧吃点,你学校那里我让石胜男帮着请假了, 她们过来看你还没醒就又回去上课了,说是代表全班过来慰问什么的,喏, 那里还放着白糖呢, 估计是合钱买的。”

“嗯,我醒了你下午回去上课吧。”

“算了,我明天再去上课也一样, 假都请整天的了。医生说你都烧到四十度了, 还是后来慢慢降, 哪时候不舒服为啥不说?”

“我这也不知道啊,不是说来势冲冲嘛, 估计就是那样的。”

白棠也不管她, 直接给把肉粥端过来,让林帆吃。没吃之前不觉得肚子饿, 没啥胃口,慢慢吃一口两口后, 可能胃也反应过来了,才觉得有些饥饿。

林帆一直待到下午,孩子们睡醒了个个跑到林帆面前起劲刷存在感才决定收拾出院回家。

现在医院条件很一般, 加上也不是什么大病自然是回家养着, 哪里都没有家里舒坦方便。

“娘我扶着你。”

“我也来”

“还有我”

“好啊, 都来吧,以后娘老了得靠着你们扶靠你们背呢。”

“背,我们背娘。”

林帆就笑笑,林帆记得前世听一个检察院的朋友叹过一句话,说“小时怕崽哭,大时怕崽打!”就是说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天天忧心孩子会生病会受伤,一哭就各种哄,孩子哭了父母心疼,但是等孩子长大了孝顺的还好,就怕是个混不吝的,反过来打骂父母。他处理太多这样得事了。

现在千疼万宠也不知道将来他们长大后是个什么光景呢,有句话说“老来伴”,以后也就张爱国陪着她了。孩子就算孝顺也会成家,有自己的事业和朋友,说不定还离得特别远。

想想等孩子长大的时候刚好是社会发展势头很好的时候,那时候的年轻人有太多的想法,比如不愿意跟父母居住,当然也有跟老一辈的人居住由于观念不一样导致矛盾也是有的。

有的直接结婚了就要老人买一套房子搬出去自己过,道理一套套的,各有各的说法。想想孩子小时也没有父母嫌弃孩子碍事,到老了倒给孩子嫌弃碍事了,说白了就是嫌弃老人成了累赘呗,老了工作不能,如果没有退休金,如果多病多灾……。

反过来想养儿防老也不是绝对的,操不完的心倒是真的。对于这一点林帆也想得通,反正将来要是被儿子媳妇儿嫌弃了,她就跟张爱国两人过,不过想想张爱国估计老了也是个顽固黑脸的老头,林帆就想笑。

“团团,娘没事儿了,明天你要去上课。”

“我知道了,我让小胖给我说老师布置什么作业了,我一会就做作业。”

“嗯,你知道就行。”

林帆病好了又开始每日的两点一线的生活,这其中各报纸都在报道中国今后如何走的消息,各种人的发言各社会科学家的分析,林帆发现慢慢的言论开始往一个方向走,她知道又一次中国社会变革要来了。

一个星期后林帆收到一封探病的通知书,原来张爱国伤得不轻,不过已没有生命危险了,转到了大医院进行后续治疗,因为张爱国还需要人照顾,本来像他们这样的英雄加上又是军官。多的是护士姑娘照顾,但张爱国想到自己有时候要擦身子什么的不太方便,可不能让人家姑娘为难,那几天是手下的兵在照顾他,再怎么小心都是大老粗,有时候搞得他苦不堪言。

过了一个多星期,想来想去才放松口让人通知林帆过来。林帆有些懵,不过想到之前收到的电报,人命应该没事儿,不过人伤到什么程度却是不知。如果真缺胳膊腿的,肯定不方便行动,林帆一想到这里马上就收拾行李,将孩子全部留下,让王婆照顾。

然后跑到学校找班主任请假,林帆的情况大家也知道,只不过叮嘱她不要放弃学习。

带了几本书两套换洗的衣服和钱票,在看看家里有不少干货,也带一些。

王婆看林帆沉默的但井井有条的安排,不禁有些紧张,莫非先生真有什么不好不成,看太太详细的嘱咐,她有些心酸,太太刚病好没多久,身子没能好好养呢。

“太太放心,家里老婆子看着,您也别担心,人在就是最大的福气。”她不敢直接说,因为张爱国可能活着也有可能伤残,战争就是那么残忍。

“我知道,还不知道具体情况,这次出去时间不短,王婆,这是钱票,有什么困难你找张福生老大哥父子,他们会帮忙。”

“儿子,过来娘跟你们说事儿。”团团已去学校,只能跟两个小的说。

“娘要出门一趟,你们跟王婆好好在家里,听话不要闹腾,娘回来给做好吃的。”

“娘,你要去哪里,我们也去好不好。”

林帆摇摇头,那么远的路程天气走不好,哪里好带孩子去,碍手碍脚。

林帆没浪费很多时间,从接到通知书,拜托张坤弄车票,到请假安排家里的事半天就搞定了,林帆是晚上的火车,可谓没有拖到第二天。

张福生和张坤在大门哪里等着林帆,他们也知道那个通知书,张坤是要载着林帆到火车站去的,从北往南的火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生之林帆[军婚]请大家收藏:(m.jubiquge.com)重生之林帆[军婚]笔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