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盖世唐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四章 严母窦氏(2/2)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

“二郎,需记得你这句话!”

窦氏一声寒笑:“以当今天子那好大喜功的性情,我倒真想看看,这天下间是否真有盛世来临之日?此子虽有雄才大略,可我观其一生,都未经历过任何挫折,心志毅力其实还不如常人。更有弑父杀兄之举——”

李世民心中微惊,却无言可对。直到这一句,才插口道:“娘亲,这只是传言。”

传闻先帝生前,已招传大臣柳述、元岩草拟诏书,准备废黜杨广,重立杨勇为太子。天子得知后,立时以亲卫之军入宫,将柳述、元岩抓入牢狱,并驱走先帝周围的侍从,让右庶子张衡入先帝寝殿侍疾。

至今民间,都在议论仁寿四年七月的这场变故。

据他所知,这大半是真。可先帝那时已经病重,天子实没必要亲手弑父,

窦氏瞪了李世民一眼:“即便只是传言,其得位不正总是真的?”

这点李世民,倒不否认,

“所以他继位以来,屡兴大役,南攻北战,无非是为证明他杨广,要比他父亲更强。先帝不传位于他,是先帝的过错,是昏聩之举。”

窦氏继续冷笑:“你指望那位天子讨平了高句丽之后,就能消停下来,岂非妄想?他的大业,可还远未结束,千古一帝,才是当今的梦想。”

说到这里,她又指了指身前:“就说这东都洛阳,可还没真正完工,之后不知又得死上多少人。而在为娘看来,这天下间早就已堆满了碳薪,只需一点点的火星,就将烽火连天,山河破碎。”

李世民只觉浑身寒气侵体,依旧无言以对。

他承认母亲的论断很有道理,也极可能实现,可却诚挚的希望,这个未来不要发生。

窦氏说到这里,又微微一叹:“可惜,你父亲与兄长,近年专心于文事。而玄霸的武道天资,虽远超常人,未来神将可期。可论到兵法韬略,刚毅果决,十个他都不如你。如天下有变,我们唐国府这一脉能够指望的,就只有你了。”

李世民一声苦笑:“母亲你这可太高看孩儿了,孩儿自问,无论兵法武道,仅只是中上之姿,还算不得出色——”

“住口!你何需在我面前自谦?知子莫若母,我岂不知吾儿实为盖世英才?杨素说你未来不逊兰陵,可那兰陵王算是什么东西,一个被人鸩杀的无胆之辈,岂能与我儿比较?”

窦氏言语看激昂,可语气自始至终都很平淡:“二郎在临汾郡的作为,我都已听说,做的不错,不愧我这些年的教导。”

李世民只觉头疼:“孩儿或有几分才略,可如今也只是屠龙技而已,我武功李氏军功太盛,只会引陛下猜忌。如今天下渐安,父亲与兄长他们弃武从文,才是对的。”

窦氏笑了笑,对李世民之言,并不置可否。她接下来又用饱含着复杂情绪的视线,继续看向窗外。

李世民却看不下去:“母亲!此处风大,不可久留。”

就在这刻,这从北面刮来的寒风,又增大了数分,

“我的病,我自己知道,出不了大事。”

窦氏话虽如此,却还是紧了紧衣袍,转身走下了这玄武楼。

李世民陪着母亲,才刚出了玄武楼大门,就见一位浑身布满刀疤的老仆,立在门外数丈侍立。李世民顿时神色微肃,随后毕恭毕敬的,朝着这位一礼。

这位哑仆,在他很小的时候,这位就已侍候在窦氏的身边,深得他李渊窦氏敬重,在府中的地位,尤在管家李代之上。

他小时不解,这位聋哑人到底是何处被他父母看重,长大之后,才隐约发觉这位的真元之盛,仿佛汪洋大海,又好似无底深渊,难以窥知究竟。

喜欢盖世唐皇请大家收藏:(m.jubiquge.com)盖世唐皇笔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