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这个历史挺靠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13.宋词、元曲两高峰(2/4)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

韩愈为什么谏迎佛骨,因为儒学受到冲击。到了宋朝,他们有个适应这种冲击的法子,就是索性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了佛教、道教的思想而形成新的儒学。理学的创立者是北宋的程颐、程颢兄弟。还有一位就是千古名篇《爱莲说》的作者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的那位爷。理学的集大成者是南宋的朱熹朱文公。

理学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是第一性的。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属于第二性的。关于宇宙万物本原的问题,明显是吸收了道家的思想。道家认为万物本原是道,道可道,非常道,国有四大,天大、地大、王大、道大,一切都是由道来生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现在理学家说理才是宇宙万物之本源,把本来分离的“道”和“理”,搅和搅和,混合成了道理。

然后,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明显吸收的是佛,佛不就是教你看破放下嘛。“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所以佛家就教你去掉妄想,去掉执著,七情六欲全都当没有,放下,四大皆空,六根清净,你就能成佛。朱熹说人欲之私皆不能有,都要放下才能顺应天理,那怎么成?你不能娶美女当老婆,要看破一切,娶个不男不女的才能顺天理?况且,你想要把自己去人欲的观点告诉别人,让别人都接受这个,这种行为本身就构成了一种人欲,等于朱熹自己也做不到,那别人不是更难嘛。

无论如何,理学家还是通过借用道家、佛家的理论,成功创立了新的儒家。儒学本来是治身的,你用它治世,有点儿太理想化。儒家讲一个人要正心诚意,然后才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认为所有的欲望都是罪恶的、可耻的,贪图物质享受,功名利禄,是可耻的、罪恶的。很像欧洲文艺复兴之前,教会推行的禁欲主义,但推行禁欲的目的是让底下人禁欲,让你存天理灭人欲,上面该怎么着还怎么着,皇上不能灭人欲,这叫为统治阶级服务。

儒家讲修齐治平之学,你这个人要能做到这一点,那你非常了不起,问题是我做不到这一点,没有什么东西来制裁、约束我,完全靠我自身的约束力。不像欧洲人有法律,总统犯法也要办了。咱们这儿,当官的没人管你,要靠你自身的自制力,你作为官员应该是百姓的楷模。但也只是应该,实际上背地里干坏事还是没人知道。这么一来,理学思想对于当时明清那个时代的中国,特别是对经济发展显然是不利的。

但是,你说理学是不是一点儿好处都没有,也不能这么讲。它毕竟是中国传统文化当中优秀的部分,人如果真的能克制自己的私欲,做到正心诚意、修齐治平,那对你身边的人和对全人类都有好处。民国的时候,中学的校歌是这么唱的:“将来治国平天下,全靠吾辈。”现在基本上没人关心这个了,家国天下谁关心?只顾自己高月薪。上大学的目的是为祖国?谁要这么说,你们一定会认为在开玩笑。现在我说你们念书要好好念,将来才能报效国家,你们一定会乐,觉得我脑子飘拖鞋了。搞什么搞,读书还不是为自己。爸妈都这么教育,你好好念书,将来才能赚大钱。自己就更加现实,我读书就是为了招聘的时候人事部一拿到我的简历就掉下巴,明天你来上班,就为这个。人不能这么干,要都这么自私,人才就全出国不回来了。所以理学对今天并非一点儿积极意义没有,他还是教人要有知识分子的气节和志向,最终还是要为了天下。

这个时期文学最主要的成就是词。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是各个时期文学的代表。南唐后主李煜是五代时的词人。词就是当时的流行歌曲,分豪放和婉约,以婉约派为主。从古到今流传下来的词里,绝大多数属于婉约派。因为流行歌曲不就是生命与爱情两大永恒的主题嘛。唱爱国的也有,《北京欢迎你》,但那不占主流。词言情,诗言志。所以古人认为词为艳科,尤其很多婉约词,属于反动黄色歌曲。李煜的词很多也是这样的,他被宋军包围在南京,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被包围的时候怎么解脱啊,整天填词。他的《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我不会打仗你就欺负我吧。“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看他就那么大点儿出息,垂泪对宫娥。祖宗江山毁在手里,对得起列祖列宗,对得起黎民百姓吗?当然,他的词比以前词人的词写得强多了,以前都是男男女女的事。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里面提到李后主的时候说,词的意境乃大,由伶工之词变成文人士大夫之词。他虽然也是亡国丧家,又是婉约,但是很有豪放的意识在里面,后来写成“一江春水向东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这个历史挺靠谱请大家收藏:(m.jubiquge.com)这个历史挺靠谱笔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