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三国:曹操长子,开局替父刺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章 古诗鉴赏(2/2)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

这位张翰霖缓缓地说道:“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大河,钟山只隔着数座大山。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自己的家里。”

这首古诗的翻译其实并不算难,叶鼎听着张翰霖的逐字翻译,他也在自己的心中默念着自己的翻译,听起来和张翰霖的翻译也并没有什么区别,大部分都是相同的。

赵老师点了点头,用眼神示意张翰霖坐下,她随即补充着说道:“张翰霖的翻译,从字面来说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老师这里,主要要和各位提一些字上的差别,拓宽一下这首诗的背景。”

说完这句话,赵老师走回讲台,右手放在鼠标上轻轻一点,桌面上的PPT从第三页再度跳转到了第四页。

在这第四页上,赵老师用红字写出了一些词语的详细注解。

泊船:停船;泊,停泊。指停泊靠岸。

京口:古城名。故址在江苏镇江市。

瓜洲:镇名,在长江北岸,扬州南郊,即今扬州市南部长江边,京杭运河分支入江处。

一水:河。古人除将黄河特称为“河”,长江特称为“江”之外,大多数情况下称河流为“水”,如汝水、汉水、浙水、湘水、澧水等。

一水间:指一水相隔之间。

间:根据平仄,来认读为jiàn四声。

钟山:今南京市紫金山。

绿:吹绿,拂绿。

还:回。

在这PPT的第四页上,赵老师详细地将所有可能会出现的,出现理解上不到位的字都拎了出来,专门和五(2)班的同学们仔细讲述这其中所蕴含的意思。

这也是赵老师一贯的讲课风格,由每一个比较简单的字,或者是短句子连贯起来,而后再将其拓展开去,涉及到其他的领域和地区。

就比如现在的这首古诗《泊船瓜洲》,题材很明显地,就是要拓展和涉及到后续的,有关当时的时代背景,包括作者王安石,这一系列的情况。

叶鼎默默地拿起语文书和水笔,将投影仪上所留下来的文字注解,他自己有些不太清楚的,都将它记录在了书上,写上了这些注解。

果不其然,当PPT转到第四页的时候,在这页上,果然是一篇文字,交代了一下当时的时代背景。

宋景佑四年(1037年),王安石随其父王益,定居于江宁(今江苏南京),王安石是在那里长大的,因此对钟山有着深厚的感情。神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被任命为参知政事(副宰相);次年被任命为同平章事(宰相),开始推行变法。由於反对势力的攻击,他几次被迫辞去宰相的职务。这首诗写於熙宁八年(1075)二月,正是王安石第二次拜相进京之时。

赵老师拿起语文书,缓缓地说道:“王安石,在熙宁二年,也就是公元1069年,被宋神宗任命为参知政事,并主张推行新法。其当务之急,在于改变风俗、确立法度,提议变法,次年,王安石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位同宰相,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新法,开始大规模的改革运动。所行新法在财政方面有均输法、青苗法、市易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在军事方面有置将法、保甲法、保马法等。”

赵老师侃侃而谈,她所讲的这些也都是有关王安石变法伊始的事情,而后,她又继续说道:“但,新法推行却遭受到了诸多阻碍,朝中许多人的反对,再加上当时的连年天灾,最终,新法宣告失败。”

“公元1075年二月,王安石得以再次拜相,在前往京城,也就是当时北宋的都城开封的时候,途径瓜州的时候,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诗。”

接下来的时间,赵老师也继续讲述了有关王安石的历史,包括他那波澜壮阔的一生。同学们也知道,在那段变法的时期,王安石所发挥的作用,还是产生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的。

在学习完《泊船瓜洲》以后,在第二节语文课的时候,五(2)班的同学们,又分别学习了《秋思》和《长相思》,也根据当时赵老师所提出的问题,在课堂上,分别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喜欢三国:曹操长子,开局替父刺董请大家收藏:(m.jubiquge.com)三国:曹操长子,开局替父刺董笔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